-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
- 31
- 5
- 4
- 2
- 1
- 8
- 7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范纯泉 导师:李家顺 叶晓健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10年
【摘要】 脊柱融合术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主要用于治疗由于创伤、退变、畸形、肿瘤等疾病导致的脊柱不稳。虽然内固定的使用为脊柱提供了即刻稳定性,确保了植骨融合所需的生物力学环境,但脊柱的长期稳定及生物学愈合还必须要依靠骨性融合。在目前临床应用的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建锋 导师:李家顺 贾连顺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科)(博士) 2009年
【摘要】 骨肿瘤作为骨科中的常见疾病,种类多,恶性程度差异大,复发率高,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以手术治疗为中心结合化疗药物的综合治疗已经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骨肿瘤切除重建及术后化疗是骨肿瘤综合治疗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是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桦 导师:李家顺 叶晓健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09年
【摘要】 1.背景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能有效地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等病症,它可以恢复椎间高度,扩大椎间孔,支撑前柱以及增加融合节段稳定性。近年来,许多种不同形状和材料的后路椎间融合器使用于临床,而其中常用的为圆柱状螺纹融合器和箱形融合器。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谭俊铭 导师:李家顺 贾连顺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骨外科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探索研制可吸收缓释BDNF-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鞘内注射治疗马尾综合征和下腰骶部DRG中央突受压缢的多重马尾束缢狗模型并导致CES的实验研究及相关临床研究。 方法: (1)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苏再发 导师:李家顺 贾连顺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通过有限元法探讨不同直径钛网及有、无垫片钛网植骨对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方法:建立正常人C<,4>~C<,7>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在正常人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模拟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邵将 导师:贾连顺 李家顺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旨在探索颈脊髓损伤致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主要原因和内在机理,发现早期救治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早期救治方案及措施,降低颈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率。 方法:收集、整理1185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Co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许国华 导师:李家顺 贾连顺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6年
【摘要】 转Ad-hBMP-7基国组织工程化纳米人工骨的研究本课题研究了骨组织工程的三个基本要素:细胞支架、种子细胞和细胞因子,探索了采用机械化学法合成纳米磷酸钙颗粒,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构建纳米磷酸钙生物玻璃复合骨支架;探索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铁龙 导师:李家顺 贾连顺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6年
【摘要】 结合国人颈椎管及脊髓的解剖、影像学特点,设计一种新型双向锁定式钛缆内固定系统。实验采用6具新鲜颈椎尸体标本(COC3),应用脊柱万能生物力学测试仪测试比较了脊柱外科领域所应用的钢丝和各种钛缆内固定系统的机械力学和生物力学特性,测试了不同锁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雷 导师:贾连顺 李家顺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硕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PGE1)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n=6)即保护组,B组(n=6)即治疗组,c组(n=6)即对照组A组和B组分别于缺血前10min及缺血后15min内再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崔学文 导师:李家顺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为解决板式结构不能撑开的难题,为使脊柱内固定更加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特点,提高短节段脊柱骨折后路固定的稳定性、植骨愈合率,提高临床医师的手术效率,研制一种新型的脊柱后路复位内固定板装置。 方法:对129例门诊查体的正常人的胸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