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11
- 10
- 3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乐绪松 导师:杨国敬 温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目的:由于全球老龄化和大量骨创伤病例的出现,填补骨缺损和骨折所需的骨移植需求逐年增加,而传统的生物陶瓷植入物在骨再生方面并不理想,植入操作也不方便。在此,本研究制备了掺杂 6% 和 9% 镁的硅灰石(CSi-6 和 CSi-9)和纯镁或富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君 导师:杨国敬 温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科)(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骨缺损作为一种临床的常见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尽管骨组织有着一定的再生能力,但是复杂的结构缺损结构会极大影响骨再生的进行,所以需要合适的骨缺损移植物来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其中颗粒移植物因其广泛的适用性而被广泛关注,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方汇 导师:杨国敬 温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目的:近年来,组织工程支架作为治疗和修复骨缺损的移植物受到了广泛关注。在骨组织重建的过程中,生物陶瓷支架的孔道结构特性在促进血管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已经对支架孔径特征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但仍未达成一致意见,并且缺乏对孔形态特征的整合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叶硕 导师:杨国敬 温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目的:感染性骨缺损因其慢性炎症长期迁延及局部感染反复出现而导致修复缓慢,是骨科临床的棘手难题。目前临床常规的骨移植、人工材料填充修复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方面均存在诸多局限性。本实验研究通过自主研究设计的同轴核-壳结构双层喷头及微流控系统,成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立本 导师:杨国敬 温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优化生物陶瓷成分组成和孔型结构,实现对掺镁硅酸钙基陶瓷生物活性和力学性能的调节和优化,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一系列胫骨高位截骨手术(HTO)所需要的楔形骨填充材料,用以系统评估这类复合多孔增材制造生物陶瓷材料的力学可靠性、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邱建迪 导师:杨国敬 温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爆炸性增长,各种病因导致的骨缺损病例迅速增加。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骨移植手术治疗骨缺损。移植材料主要包括:自体骨、异体骨和人工骨材料。但由于自体骨存在移植骨量的限制和局部并发症的可能;异体骨移植则存在潜在免疫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傅佳 导师:杨国敬 温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
本次研究通过优化制备多孔核-壳结构的复相生物活性陶瓷微球来改善其降解性能及生物活性,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体外实验和动物体内临界骨缺损修复模型实验,探究该多孔核-壳结构的复相生物活性陶瓷微球在体外和体内的降解性能和促成骨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柯秀荣 导师:杨国敬 温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低温熔融掺硼45S5生物玻璃(BG)的复合来强化镁黄长石(AKE)3D打印融合器的机械性能并改善其生物活性,然后以兔腰椎单节段椎间融合动物模型为基础,探究该3D打印多孔生物活性陶瓷融合器在体内的生物力学性能和促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