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6
- 3
- 3
- 1
- 1
- 3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游茂军 导师:杨鹏远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HBV(hepatitisBvirus,简称HBV)病毒感染是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简称HCC)发生的主要因素,常继发于或伴有长期的慢性炎症。在乙肝病毒相关肝癌(HBV+HCC)中,HBV抗原驱动病毒特异性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邱伟楠 导师:杨鹏远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机体的稳态受到免疫系统的精密调控。免疫应答包括天然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能够通过识别内源肿瘤细胞及外源微生物感染等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清除肿瘤细胞或微生物等的目的。因此,研究免疫系统调控抗肿瘤及抗病毒的机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博 导师:杨鹏远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性DNA病毒的一种,其感染后会导致肝炎、肝硬化,最终引起肝癌,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乙型肝炎病毒的DNA,尤其是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韶东 导师:杨鹏远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干扰素在病毒与宿主互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宿主识别入侵的病毒,激活免疫应答产生干扰素,干扰素上调一系列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s,ISG)具体执行抗病毒功能。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振兴 导师:杨鹏远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肝细胞肝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影响肝癌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是术后复发及肝内转移。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慢性感染是肝细胞肝癌发生的主要诱因。有研究报道显示,TGF-β信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彬 导师:杨鹏远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导致的肝癌(NAFLD-HCC)发病率上升,内质网(ER)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并未有研究阐明具体内质网上哪些蛋白参与其中。
为了研究ER上哪些蛋白参与了NAFLD-HCC的发生,结合小鼠肝组织的Q-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杜成志 导师:王凡 杨鹏远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发肝癌病例占全球总数5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有众多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HBV感染可以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且HBV阳性的肝癌患者大多会出现严重的血管浸润并伴有门静脉癌栓,导致病人预后较差。但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祝磊 导师:杨鹏远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其发病率为全球肿瘤发病率的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三位。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发展中国家中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最近的研究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沥博 导师:杨鹏远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死亡总数的90%。肿瘤细胞主要通过血管和淋巴管等循环系统发生远处转移,其中血管转移是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报道证明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重塑转移前微环境,参与肿瘤的血管转移过程。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