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
- 5
- 1
- 2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Shahid Ahmad 导师:栾晓峰 北京林业大学 生态学 自然保护区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全球变暖对大型有蹄类动物的分布造成了一系列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分布区狭窄的物种。高海拔地区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敏感的地区,集中表现为冰川的融化和季节性降雪持续减少。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地区,被认为是世界上全球变暖最快的区域之一。由于喜马拉雅山...
【关键词】 有蹄类动物 ; 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区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立 导师:栾晓峰 北京林业大学 生态学 自然保护区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长时间尺度的历史数据有助于了解种群下降的生态和生物地理特征,并有助于提升物种保护效益。尽管人们认识到长时间尺度数据在保护生物学研究,政策制定和实践中具有相当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长时间尺度生态数据仍然受到实践上和概念性的限制,包括数据可获取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哲 导师:栾晓峰 北京林业大学 生态学 自然保护区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研究以神农架林区为研究区域,以实地调查和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技术,运用ERDAS软件分别解译出1987年、2000年、2013年三个时期地表覆盖类型,对比三个时期地表覆盖类型的变化,统计分析出三个时期神农架林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微 导师:栾晓峰 北京林业大学 生态学 自然保护区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物种,尤其是珍稀物种的优先保护区域,对制定动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东北地区18种珍稀哺乳动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技术和地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工棋 导师:栾晓峰 北京林业大学 生态学 自然保护区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本研究选择了94种具有代表性的陆生濒危哺乳动物,利用哺乳动物在食物链中具有高营养级和栖息地相对固定等特点开展了基于濒危物种保护的优先保护区域研究.研究以1,434个生态功能小区为基本规划单元,将物种的保护需求与生态系统主导功能以及生态环境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贾荻帆 导师:栾晓峰 北京林业大学 生态学 自然保护区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中国是世界鸟类分布种数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且有许多珍稀濒危特有种。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一大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级”和“世界屋脊”,其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环境复杂等因素造就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系统健康状况的敏感物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