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7
- 4
- 2
- 1
- 1
- 8
- 6
- 5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杨姝颖导师:程祝宽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博士) 2022年
【摘要】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具有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程序。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雌雄配子。然后雌雄配子通过受精融合形成二倍体合子,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亲本水平,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相对稳定性。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重组带来的遗传物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任丽军导师:程祝宽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有性生殖是真核生物最主要的一种繁殖方式,通过配子的产生和结合,形成新的生物个体,对于维系物种的遗传稳定和多样性的产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是决定生殖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而减数分裂起始是指生物体在生命周期的特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莫导师:程祝宽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经过配对、联会和重组等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稳定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后期Ⅰ的准确分离。在这些事件中,联会是指偶线期至粗线期,相互配对的同源染色体间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三维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车俐晓导师:程祝宽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作物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一直是育种家的奋斗目标,而减数分裂是作物遗传改良的基础,研究减数分裂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水稻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以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技术的日趋成熟,为水稻减数分裂功能基因组学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靳谊导师:程祝宽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及重组过程,从而使得同源染色体能够在减数分裂后期Ⅰ精确地均等分离。其中,减数分裂同源重组过程一方面促进了同源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池正昌导师:陈建民 程祝宽 扬州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物种世代交替的转折点;减数分裂不仅维持了基因组的稳定性,而且通过重组创造了遗传多样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后进行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第二次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类似,涉及到姊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减数第一次分裂是独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克明导师:梁建生 程祝宽 扬州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粮食短缺问题将越来越严重,因此增加粮食产量将是本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植物株型的改良一直被认为是提高粮食产量的一个有效方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半矮杆基因在水稻和小麦上的应用,从而改善了植株株型并大大提高了植株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家范导师:陈建民 程祝宽 扬州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随着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正成为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突变体库的构建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转座子标签法是一种利用转座因子插入高等植物基因组中造成基因突变,通过分离转座因子插入的旁邻序列,进而克隆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歆导师:程祝宽 扬州大学 生物学 植物生物技术(博士) 2008年
【摘要】 具有自主复制功能的真核生物染色体必须具备三大基本组成要素,即着丝粒(Centromere)、复制原点(Origin of replication)和端粒(Tolomere),这三个组成要素已在一些模式生物的人工染色体构建中得到验证。着丝粒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冬芬导师:程祝宽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基础医学 遗传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第一部分水稻第11染色体着丝粒结构功能研究
真核生物的每个中期染色体都由两条染色单体所组成,各含有一个DNA双螺旋分子,两条染色单体仅在着丝点互相连接,即是通常所说的着丝粒,在细胞学上,中期的染色体上着丝粒处缩窄,因此又称主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