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3
- 3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乔俊琴 导师:练鸿振 南京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参与指导生命活动机能运作,在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核酸组成、序列和构型的多样性造成了其结构的复杂性,核酸分子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决定了它们的生物功能。人类基因工程以及基于反义寡核苷酸的新颖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龙星宇 导师:练鸿振 南京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蛋白质的磷酸化是最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之一。在生物体液或组织中,许多低丰度内源性的磷酸化蛋白/多肽是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临床灵敏性的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分子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及其病理的阐释可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由于蛋白质磷酸化过程动态可逆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子今 导师:练鸿振 南京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兴的材料,由于其广泛的用途,近年来正在飞速发展,并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纳米氧化锌由于其应用范围广,生产技术成熟,商业化程度高,是人们接触最多的纳米材料之一。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纳米氧化锌对细胞蛋白质组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文杰 导师:练鸿振 南京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细胞通过激活一系列的生物过程,包括新陈代谢、转录、生长和分化等,对各种各样的外源性刺激如金属压力、生长因子和激素的刺激等产生响应。必需金属元素的过量或缺乏,或者非必需金属元素的存在都将干扰这些响应信号行使正确的生物功能。非必需金属元素,如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晓琴 导师:练鸿振 胡忻 南京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无机砷化合物的毒性强于有机砷,而三价砷的毒性强于五价砷。在天然水中,砷大多发现为无机形态下的三价、五价含氧阴离子。自然水体中砷的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因而对水中无机砷形态的检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具有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燕虹 导师:练鸿振 郑伟娟 南京大学 化学 化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众所周知,重金属能够损伤神经系统,肝脏和骨骼,甚至还与很多至关重要的酶的功能相关。金属诱发癌变的可能目标物是一些能够参与在细胞生长,凋亡,周期调控,DNA修复及分化等过程中的调节蛋白或信号蛋白,如金属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线粒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方圆 导师:练鸿振 南京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12年
【摘要】 微流控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跨学科领域,融会贯通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和微系统工程学等学科。近年来,随着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分析平台,它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彰显出巨大的潜力。为了拓展微流控芯片的应用范围,促使其成为更有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柯锦 导师:郑伟娟 练鸿振 华子春 南京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锌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其它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人体内锌离子缺乏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男性生殖功能减退等问题;然而锌离子过剩,也会引发缺铁性贫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等问题.因此,维持体内锌离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柯锦 导师:郑伟娟 练鸿振 华子春 南京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锌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其它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人体内锌离子缺乏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男性生殖功能减退等问题;然而锌离子过剩,也会引发缺铁性贫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等问题。因此,维持体内锌离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