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11
- 1
- 6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崔乐 导师:薛大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本论文首次对中国姬尺蛾亚科Sterrhinae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
全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为尺蛾科、姬尺蛾亚科及各族研究概况,介绍了其分类地位和分类系统,回顾了姬尺蛾亚科各族的研究历史以及研究概况,总结了姬尺蛾亚科昆虫的形态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欣欣 导师:薛大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喜马拉雅-横断山脉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特有种多样性。尽管在该地域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是对于揭示高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特有性的机制还远远不够。本论文选择横断山脉特有种珍弥尺蛾Arichanna perimela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程瑞 导师:薛大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而物种形成与进化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命题。影响物种形成与进化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地形和气候。对东亚生物类群而言(研究比较充分的鸟类、哺乳类、爬行类等),奠定我国现代地形地貌以及更新世气候波动最重要的诱导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潘晓丹 导师:薛大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本论文对中国鳞翅目天蛾科3亚科进行分类学修订研究。全文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研究概况,介绍了天蛾科的分类系统、研究历史;第二章简单介绍了本研究所使用的材料、方法和术语;第三章介绍了天蛾的形态、生物学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淑仙 导师:薛大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谱系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物种谱系的地理格局和谱系分化历史格局,并追溯其时空格局形成的相关地质历史事件及生态过程的一门学科。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DNA序列成为谱系生物地理学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标记。目前谱系生物地理学的分析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秀帅 导师:薛大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线粒体基因组因结构组成保守且相对稳定、母系遗传、通用引物丰富易扩增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昆虫的分子系统学、谱系生物地理学、种群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中。鳞翅目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相对稳定,目前仅发现一个tRNAMet基因的重排普遍存在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楠 导师:薛大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本论文对中国雕尺蛾族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全文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研究概况,介绍了尺蛾科的分类地位和分类系统,灰尺蛾亚科的研究概况,对雕尺蛾族的界定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并总结出中国雕尺蛾族的特征,回顾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珂 导师:薛大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灯蛾亚科(灯蛾和苔蛾)与拟灯蛾亚科,即中国动物志中的灯蛾科,隶属于鳞翅目夜蛾总科四叉夜蛾亚科群。夜蛾科(广义)是鳞翅目中最大的一个科,根据后翅M2脉基部位置分为三叉型(M2脉基部居中室中部)与四叉型(M2脉基部近中室下角)两大类群。前人对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