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5
- 2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严亚玲 导师:金昌柱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犀牛是一类大家熟悉的奇蹄类动物,其中有两种现生犀牛已被列为世界最濒危的动物。犀牛是我国第四系最为常见的化石之一,尤其是在我国南方曾发现大量的独角犀(Rhinoceros)化石,但长期以来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以致分类较为混乱。近年来在我国南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严亚玲 导师:金昌柱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地球生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独角犀(Rhinoceros)化石虽然在我国南方第四纪地层中很常见,但是以往发现的化石较为零散且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常常依据其产地归为中国犀(Rhinocerossinensis Owen,1870)一种,导致其分类较混乱。近年,在广西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元 导师:金昌柱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1年
【摘要】 本文对分别采自早更新世早期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早更新世中期广西崇左三合大洞和产自泰国北部第四纪河流冲积物中的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化石进行系统分类学的研究,确立了两新种,通过该属已知种形态的比较和综合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元 导师:金昌柱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产自早更新世早期安徽人字洞的扬子长毛鼠(新种)Diplothrixyangziensissp.nov.。现生长毛鼠属为单型种,仅生活于日本的琉球群岛,其化石也仅零星发现于其栖息地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因此,新种是迄今该属最早的地层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魏光飚 导师:金昌柱 卫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地质学 古生物学及地层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该文记述的低冠竹鼠一新种(Brachyrhizomys fanchangensis sp.nov.)产于长江以南安徽繁昌孙村癞痢山的洞穴堆积,其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大致相当于欧洲陆相哺乳动物地层带MN17).新种以其小的个体、短的下颌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