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7
- 3
- 2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鲁旭 田万红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0年32卷7期 750-757,7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1株微生态活菌制品生产用粪肠球菌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目前肠球菌安全性评价主要方法,测定粪肠球菌GMCC 0460.3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析毒力和耐药性相关基因;以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其耐药性和有毒代谢产物的产生情况;经口灌胃小鼠测定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亚宾 张春涛 《中华肿瘤杂志》 2018年40卷10期 729-73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持续性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分子生物学检测HPV核酸DNA或RNA,可用于HPV的流行病学调查、疫苗的效力评价和宫颈癌的筛查.许多商业化的HPV核酸(分型)检测试剂盒基于不同的方法学和检测系统,从原理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兰慧 《华西药学杂志》 2017年32卷6期 649-6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UPLC-Q-TOF-MS)检测牙痛灵胶囊中非法添加的甲硝唑、马来酸氯苯那敏、吡罗昔康及醋酸泼尼松.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晓冰 汪巨峰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12年35卷2期 81-85页ISTICPKUCA
【摘要】 近年来,毒理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可以客观衡量和评价正常生理、病理过程及治疗药物药理学效应的指标,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新药开发等多个领域.就毒理基因组学在发现和筛选生物标志物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瑛 姜华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17年40卷7期 999-1004页ISTICPKUCA
【摘要】 药物的免疫原性是指药物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质.评价非期望的免疫原性是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和临床评价的重要内容.免疫原性评价内容包括方法的开发、验证、药物诱导的抗体反应水平检测(滴度)、抗体的特性研究、抗体的中和活性测定、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雷 史新昌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8年31卷9期 985-989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建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方法,并与其他4种常见显色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参考《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附录3528中3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兴超 文海若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17年40卷11期 1550-155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利用正常人源肝细胞(HepaRG)和高内涵技术检测肝毒性标志物,并结合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建立体外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的快速筛选平台.方法 选取适当的荧光探针Hoechst33342、DCFH-DA、Fluo4-AM、Mito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海若 宋捷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17年40卷5期 638-641,647页ISTICPKUCA
【摘要】 啮齿类动物骨髓微核试验(in vivo Mammalian Bone Marrow Micronucleus Test)是临床前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标准组合试验之一,在医学、公共卫生、食品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领域有巨大应用前景.在GLP条件下确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国霞 田霖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7年30卷9期 969-972,976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建立破伤风抗体体外结合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 将破伤风疫苗免疫后获得的小鼠血清与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在体外进行结合,将结合后的血清转移至已包被的酶标板中,分别加入二抗、酶标抗体和底物等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瑛 霍艳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18年41卷1期 35-40页ISTICPKUCA
【摘要】 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等新型抗体已成为近年来抗体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其具有特异性高、选择性强和非细胞毒性等优点,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该类药物结构和功能相对复杂,给安全性带来特殊风险.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需要根据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