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4
- 3
- 1
- 5
- 4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立 薛晓鸥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19卷6期 1145-1151,11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获得临床医师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所致慢性盆腔痛(SPID-CPP)外治中药的推荐用药.方法 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的形式,获得临床医师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最为关注的临床问题并进行重要性积分,以获取临床问题.再通过文献检索纳入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涵烯 曲润敏 等 《中医药导报》 2023年29卷10期 99-10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孙光荣运用"子母方"治疗带下病的用药规律.方法:从2011年5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孙光荣教授门诊的所有带下病患者病案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病案,建立数据库.使用Cytoscape进行处方用药可视化,通过IBM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家蔚 薛晓鸥 等 《中医药导报》 2022年28卷12期 157-160页ISTIC
【摘要】 介绍郭志强教授活用治崩三法治疗崩漏的经验.郭志强教授认为"塞流"要明辨崩、漏之不同,崩中多属气阴两虚,应益气摄血敛阴,久漏必有瘀血,当益气活血化瘀."澄源"求本应辨药物的固有之性,审证用药."复旧"当因时制宜,创分龄调肾法,认为"二七"当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轶斐 张忠绵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17卷7期 1290-1294,129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的方式,总结田德禄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诊治思路及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田德禄教授2019年1月—2021年3月期间田德禄教授门诊治疗GERD患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炳龙 何莹 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47卷11期 1375-1377页ISTIC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现有研究表明遗传、自身免疫、饮食环境以及肠道菌群等因素可能与本病的发病有关,临床上多以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宇鑫 张晓梅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10期 5265-52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肺微膜为三焦膜系内通于肺的微细膜性管道,相当于肺之间质与肺络并行连接.肺微膜以通为常流行气与水液,随肺的呼吸运动、气的升降出入推动水液运行,阻滞为病出现水湿停聚、痰浊蓄积.病毒感染、疫毒侵肺致肺气虚损、肺微膜损伤,气不摄津、气不流津,肺微膜...
【关键词】 肺微膜阻滞;呼吸道病毒感染继发肺间质纤维化;宣畅肺微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瑞森 李文娜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2年49卷5期 34-36页ISTICPKUCA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中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首要风险因素,其中,冠心病发病率与病死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疾病范畴.历代医家认为其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而刘燕池教授对冠心病的发病和诊治有独到见解,强调"邪之所凑,其气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宇 李军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2年33卷7期 1748-1750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介绍郭志强教授治疗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临证思路.方法 通过临床跟师,整理郭志强教授的临床医案,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病因病机、中医诊疗方面总结郭志强教授的临证经验及遣方用药思路,并列举验案一例加以佐证.结果 郭志强教授认为高危型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婧 邸彗芳 等 《中医杂志》 2020年61卷12期 1042-10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郭志强教授认为,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的病机在于阳虚,黄体期阳气渐升为胚胎生长发育提供动力,而阳虚动力不足则易致不孕.临证治疗以温补阳气为基本法则,处方以自拟两固汤为基础方,两固汤由五子衍宗丸、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来,同时根据不同生理时期加减药物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绚如 王必勤 等 《中医药导报》 2020年26卷7期 106-107,110页ISTIC
【摘要】 介绍郭志强运用中医药促排卵的临床经验,郭志强基于中医“阴阳”理论,提出“阴常亏虚,阳亦不足”的观点,针对排卵障碍,临床辨证以“阴阳”为纲,治疗上既重视阴精的不足,又重视氤氲期阳气的调动,同时重视通调冲任之气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