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8
- 28
- 4
- 3
- 1
- 1
- 5
- 4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建生 李素云 等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1年09卷12期 1312-1318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加强COPD防治的临床研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中医药治疗COPD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能够改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婵 孟咏梅 等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0年08卷11期 1080-108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对慢性心衰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文献进行分析,并结合数据挖掘方法,探讨该病证候要素的诊治规律.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稚淳 张晓波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10期 873-8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皂矾丸或联合西药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常用七大权威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18年1月间复方皂矾丸或联合西药治疗血液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盈 王玉蓉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13卷1期 99-10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通过确定细辛超微粉体制备工艺,探讨了粉碎过程对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以细辛粉末粒径分布D90及D50值为指标,初步筛选出细辛超微粉碎工艺最佳时间;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细辛细粉和不同粒径超微粉中甲基丁香酚及黄樟醚的含量.采用红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项瑞 王玉蓉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3卷2期 123-1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羌活超微粉体制备过程温度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羌活采用振动磨常温和-10 ℃低温粉碎,测定不同温度下所制备的超微粉中挥发油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超微粉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 振动磨常温粉碎未造成羌活中阿魏酸含量的变化,而可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稚淳 王志刚 等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0年2卷1期 35-38页
【摘要】 我国是肝癌大国,每年肝癌的死亡率居世界第一,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居于重要地位.虫类中药为血肉有情之品,多归肝经,归肝经虫类中药具有抗肝癌趋向性,其性猛而力专,可入里入络,直攻病穴.本文通过分析虫类中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现代医家运用归肝经虫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刚 王婧 等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0年2卷1期 70-72页
【摘要】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预后差,中医在临床中多以"肝积"称之.李佩文教授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工作,本文总结了李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丰富经验,其强调中西医并重,辨病辨证兼用,内服外治共施;在中药应用上重视引经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冲 徐健众 等 《重庆医学》 2016年45卷22期 3148-3149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医药知识来源于传统文化,也不断丰富着传统文化,二者互相影响、互为补充.川渝地区地理条件特殊,民族众多,各族人民不同的历史、风俗、文化相互影响交融,孕育了独特的传统医药文化[1],形成的传统中医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建华 李敬华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171-173,177页ISTICCA
【摘要】 对脾胃升降理论的渊源、传承与创新、应用进行了综述。中医脾胃升降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发展于隋唐及金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李东垣为“补土学派”的创始人,创“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叶天士主张“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创胃阴学说;董建华创“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崴 宋殿荣 等 《天津中医药》 2013年30卷7期 431-4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利用妊娠期应用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应用胚胎干细胞实验(EST)方法,通过对中药-含药血清-胚胎蓄积组分的综合评价,揭示黄芩的胚胎毒性,验证妊娠期应用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客观性.[方法]分别将胚胎干细胞D3系(ES-D3)和胚胎成纤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