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6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琪 杨诗语 等 《医药导报》 2024年43卷10期 1572-1577页 ISTICPKUCA
【摘要】 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临床检出率呈明显上升态势.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分离株通常具有广泛耐药性或全耐药性,导致抗微生物治疗选择有限且感染者病死率高,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的临床治疗包...
【中文期刊】 刘志祥 李鸿鹏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53卷3期 380-38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关节镜手术与不同的非手术疗法及假手术干预治疗半月板相关损伤的短期与中长期疗效,比较二者的优劣性,对临床工作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有关于关...
【中文期刊】 李周泉 李慧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49卷2期 341-35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通络糖泰方(TLTT)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活性成分,预测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收集TLTT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基因卡片(Geneca...
【中文期刊】 曾逸佳 付西 等 《中成药》 2023年45卷4期 1058-106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优化和中颗粒浸膏粉喷雾干燥工艺.方法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以蠕动泵速度、风力、药液相对密度、辅料(玉米淀粉)用量、进风温度为影响因素,得粉率、含水量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Plackett-Burman设计结...
【中文期刊】 李慧 姜迎宏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35卷3期 591-595页
【摘要】 糖尿病共病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二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研究发现,葡萄糖代谢在二者间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医认为"气虚精亏"精气不能正常发挥濡养作用,则痰、瘀、毒等变证丛生,此与葡萄糖代谢紊乱相契合.葡萄糖代谢紊乱是糖尿病与肿瘤沟通的桥梁,将二者...
【中文期刊】 周小娟 魏凯善 等 《陕西中医》 2021年42卷11期 1591-1593页 ISTICCA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中医学中归属于痹证范畴,其为消渴后期发展而成,消渴日久,燥热内生,气血俱虚,久虚则瘀自生,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发病机制以瘀血阻滞为主要要点.消渴病位主要在肺...
【中文期刊】 王钧冬 李远志 等 《医药前沿》 2020年10卷26期 204-205页
【摘要】 总结中医药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理论认识,系统梳理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药治法,认为大肠传导失常及大肠津液亏乏是引发便秘的主要病因,为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有效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药治疗手段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文期刊】 袁海泼 辜海英 等 《医药前沿》 2018年8卷12期 350-351页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择98例早期糖尿病患者,分为相同例数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口服治疗,实验组接受中医滋肾固精涼血法治疗.对比两组早期糖尿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中文期刊】 唐莹 姜迎宏 等 《河南中医》 2023年43卷9期 1453-1458页 ISTIC
【摘要】 中药联合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较为确切.但目前,国内关于中药联合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时间较短,缺少随访及后续治疗资料...
【中文期刊】 刘仕伟 郭耀光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35卷12期 144-146页
【摘要】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源时却感知到声音的病症[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成年人的耳鸣发生率约为10%~15%,其中20%的患者需要进行临床干预[2-4].耳鸣可在各个方面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5].由于耳鸣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