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5
- 1
- 1
- 2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单博 常惟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7期 171-174页
【摘要】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其中医思维.医古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阅读中医药古籍的能力,但除此之外,还应发挥多重作用,应逐步加入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元素.中医学的思想和概念在古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博 《中医教育》 2023年42卷2期 88-91页
【摘要】 从学习医古文的重要性出发,说明古今汉语的差异性与继承性,提出在教学中要多使用古今比较的方法,从古今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进行比较,掌握古汉语的特殊规律,认识汉语发展规律,抓住古文的主要特征,注重语法教学的实效与简洁以适应教学.从而培养学生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帅 张倩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38卷6期 93-98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血管新生与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血管因素造成的疾病关系密切,而外泌体经研究发现与血管新生息息相关,外泌体可以修复血管损伤,促进血管新生从而延缓病理进程及病发预后等.本研究旨在总结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特性及研究外泌体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丽 翟春梅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9卷16期 84-87页ISTICCA
【摘要】 以提高中药学专业实验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目标,本研究以项目化学习为主要方法,设计并实施了在"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药学专业的"双黄连等多种制剂药学研究"项目化实验教学改革.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2018级学生(92名)实施教学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美玲 张丽宏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8卷13期 60-63页ISTICCA
【摘要】 本文在论述终身学习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与职业生涯规划内在关系的基础上,笔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践为例,阐述如何围绕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四个基本环节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目的是通过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富震 于宁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31卷10期 1847-1850,1853页ISTIC
【摘要】 中医学在救治急危重症方面具有独到优势,但国内中医院校对于有关急危重症的中医临床思维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流于纸上谈兵.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研究实践,提出"师承教育+Mini-CEX"中医急危重症临床思维培养模式.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教师"榜样力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帅 李雪 等 《中医药学报》 2021年49卷1期 65-6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风池穴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筛选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病例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于治疗组我们采用风池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应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顺欣 王传明 等 《安徽医药》 2021年25卷4期 846-848页ISTICCA
【摘要】 在"美容辨证调护技术"引入学科整合型"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实施方案包括组建教学团队、撰写教案、实施过程及评价效果,实践关键在于案例的撰写与加工、导师的引导与评价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清玉 张淼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3年29卷8期 237-2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痛泻要方,也称白术芍药散,最早出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4味中药组成,是治疗痛泻的代表方剂.有补脾柔肝、缓痛止泻之功,临床主要用于肠易激综合征(IBS)、溃疡性结肠炎(UC)等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另对小儿顽固性厌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