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73
- 344
- 16
- 12
- 11
- 9
- 85
- 49
- 35
- 32
- 3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玉芬 张肇铭 等 《微生物学通报MICROBIOLOGY》 2008年35卷6期 949-9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氯苯类化合物是水环境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微生物法处理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氯苯类化合物的微生物好氧降解、厌氧降解,共代谢、生物活性炭以及生物处理工艺等,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瑶松 罗猛 等 《微生物学通报MICROBIOLOGY》 2008年35卷3期 426-4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提取物的微生物检测是保证植物产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制定严格的植物提取物质量控制标准体系,特别是功能性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植物源日用化学品等产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对产品的质量及安全保证具有重要作用,是影响植物提取业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艳丽 闫永胜 等 《微生物学通报MICROBIOLOGY》 2008年35卷10期 1616-16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及其产生菌的一些发展概况,列举了近几年一些研究较深入的胞外生物高聚物絮凝剂的物质属性和化学组成.重点讨论了胞外生物高聚物絮凝剂的成分分析、絮凝机理以及影响絮凝活性的因素,详细综述了絮凝剂产生菌的遗传学和代谢机...
【关键词】 胞外生物高聚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絮凝剂产生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少波 刘训理 《微生物学通报MICROBIOLOGY》 2008年35卷10期 1621-16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多粘类芽孢杆(Paenibacillus polymyxa)对人或动植物没有致病性,某些菌株可产生如抗生素、拮抗蛋白、植物激素、酶、絮凝剂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在植物病害防治以及人和动物疾病治疗方面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元钢 向云彬 等 《微生物学通报MICROBIOLOGY》 2008年35卷1期 94-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高效广谱抗菌药,对细菌的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因其具有良好的药物动力学特性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同时也引起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理化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土壤中残留氟喹诺酮类药物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翠萍 石超 《微生物学通报MICROBIOLOGY》 2008年35卷1期 107-1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琼胶酶是一种多糖水解酶,根据其降解琼脂糖的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α-琼胶酶(EC 3.2.1.-)和β-琼胶酶(EC 3.2.1.81).本文结合自己的研究,从琼胶酶的生物学研究、酶的分类、晶体结构、催化机理以及酶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琼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金鑫 田沈 等 《微生物学通报MICROBIOLOGY》 2008年35卷4期 572-5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使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木糖是多数木质纤维素水解产物中含量仅次于葡萄糖的一种单糖,传统乙醇生产菌株酿酒酵母不能利用木糖,这为使用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带来了困难.多年以来人们试图通过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保伟 盛敏 等 《微生物学通报MICROBIOLOGY》 2008年35卷9期 1479-14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和经济问题.目前沙门氏菌抗生素抗性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方面:(1)基因突变与抗生素抗性;(2)外排泵与抗生素抗性:(3)耐药基因编码的钝化酶和灭活酶引起的抗生素抗性;(4)可移动的细菌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凤环 李正楠 等 《微生物学通报MICROBIOLOGY》 2008年35卷8期 1282-12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利用微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分布的短重复序列设计引物,选择性地扩增重复序列之间的不同基因区域,以得到大小不等的DNA扩增片段的方法日渐增多.以BOX插入因子(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为基础的PCR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媛 李影 等 《微生物学通报MICROBIOLOGY》 2008年35卷5期 798-8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菌的"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 viable but nonculturable)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处于此状态的细菌不但丧失了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能力,而且具有与原菌相似的致病性,成为可以逃避检测的"隐性"传染源,对周围的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