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3
- 77
- 44
- 21
- 18
- 15
- 6
- 5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超群 须苏菊 等 《生命的化学CHEMISTRY OF LIFE》 2008年28卷6期 791-794页 ISTICCA
【摘要】 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主要以疫苗预防为主.常规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但前者的免疫原性差,保护效果不佳;后者又发现存在毒力返强的...
【中文期刊】 程芳 史艳秋 等 《生命的化学CHEMISTRY OF LIFE》 2008年28卷6期 795-798页 ISTICCA
【摘要】 药物类过敏反应为非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急性过敏反应,与Ⅰ型超敏反应临床症状相似,首次接触药物即可发生,在临床药物过敏反应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药物类过敏反应生物标志物可特异性反映药物类过敏反应的发生发展,监测其生物标志物可实现对该不良...
【中文期刊】 刘辉 贾庆军 等 《生命的化学CHEMISTRY OF LIFE》 2008年28卷2期 223-224页 ISTICCA
【摘要】 蛋白酶激活受体-2是一种细胞膜表面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种组织器官,激活后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咒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文期刊】 王雪霞 薛永常 等 《生命的化学CHEMISTRY OF LIFE》 2008年28卷5期 650-653页 ISTICCA
【摘要】 木质素是由三种不同的木质素单体聚合而成的,其含量和单体组成与植物体的综合利用密切相关.木质素单体的生物合成途径涉及到许多酶的参与,C3H/HCT是发现较晚的两个酶,在从对-香豆酰辅酶A(p-coumaroyl CoA)到咖啡酰辅酶A(caf...
【中文期刊】 樊有赋 詹寿发 等 《生命的化学CHEMISTRY OF LIFE》 2008年28卷1期 101-103页 ISTICCA
【摘要】 本文对微囊藻毒素的化学结构及其危害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微囊藻的综合防治对策.
【中文期刊】 王敏 李崎 等 《生命的化学CHEMISTRY OF LIFE》 2008年28卷4期 504-506页 ISTICCA
【摘要】 啤酒酿造过程中正常情况下的酵母不会发生自溶,但如果细胞衰老死亡或操作不当则会出现酵母自溶现象.虽然自溶的细胞在生产中占的比例较小,但自溶后的酵母将胞内物质释放到酒液中,产生酵母味,严重影响了啤酒的口感和外观质量.早期研究认为酵母细胞壁在酵母...
【中文期刊】 金有智 郭淑元 《生命的化学CHEMISTRY OF LIFE》 2008年28卷3期 358-361页 ISTICCA
【摘要】 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害虫对表达苏云金芽胞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杀虫毒素的转基因作物在实验室和自然田野环境下产生抗性的现状,及研究表明害虫产生抗性可能的机理,简单地讨论了昆虫抗性遗传机制对转基因作物持续...
【中文期刊】 李军 罗忠金 等 《生命的化学CHEMISTRY OF LIFE》 2008年28卷2期 217-219页 ISTICCA
【摘要】 焦虑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情绪体验,并已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问题.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以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为特征,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发作(又称急性发作)焦虑症.近来的研究...
【中文期刊】 秦燕 胡敬 等 《生命的化学CHEMISTRY OF LIFE》 2008年28卷4期 492-495页 ISTICCA
【摘要】 基因转换是指同源序列之间遗传信息的非交互的传递.该现象最早是在真菌上发现的.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它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生物类群中.目前有关它的分子机制已有较多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分子模型,其中以DSBR模型和SDSA模型具有较强说服力被...
【中文期刊】 姚银安 杨爱华 等 《生命的化学CHEMISTRY OF LIFE》 2008年28卷6期 803-806页 ISTICCA
【摘要】 由于植物基因组的快速发展,研究者借助酵母和细菌等微生物的相关信息,使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得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本文就近年来植物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合成场所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就植物和微生物水溶性维生素合成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