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
- 17
- 6
- 2
- 1
- 3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丁丁 《自然科学史研究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2023年42卷2期 226-240页
【摘要】 20 世纪初,随着遗传学的进步,经典遗传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gene"一词在出现不久后也进入国人的视野,并产生了若干译名.经过四十余年的积淀,中文"基因"一词最终得到普遍使用.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基因"一词的中译和演变,是反映近代遗传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彦昌 《自然科学史研究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2022年41卷3期 273-288页
【摘要】 在华创办独立医学研究机构是西方促进中国的医学现代化与维护其殖民利益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一方面通过深入分析雷氏医学研究院的创办过程,考察了科学慈善、医学殖民与英帝国网络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英帝国网络对雷氏医学研究院的资金来源、知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姗 张大庆 《自然科学史研究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2022年41卷1期 32-49页
【摘要】 "气色"在当代汉语中常用于代指人脸上反映的身心健康或疾病状态,但对于"气色"为何有此用法,以及为何选用"气色"来代指此类语义的原因尚不明确.文章旨在考察"气色"概念的历史,从语言与医学思想两个视点出发,基于古代医学文献,以及两种汉语古今语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俊开 唐文佩 《自然科学史研究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2021年40卷1期 1-18页
【摘要】 1931年苏联代表团参加在伦敦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科学技术史大会是科学史学史上的重要事件.本文利用苏联政府机关与科学院的相关档案,以苏联知识史委员会的发展历程为主线,还原苏联方面选派代表参会始末.知识史委员会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早的科学史专门研究机...
【关键词】 第二届国际科学技术史大会;知识史委员会;历史唯物主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神秘 《自然科学史研究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2021年40卷3期 285-304页
【摘要】 明《大统历》和清《时宪历》历日记载了两类针灸禁忌:一类为三十日"逐日人神所在不宜针灸"禁忌,另一类是某些日期下的"不宜针刺"历注.这两类禁忌在历日中各有两种表现形式,前者可追溯至公元9世纪上半叶的历日,后者可追溯至东汉年间的历谱.这两类禁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娜 陈丽云 《自然科学史研究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2020年39卷3期 378-386页
【摘要】 《南药神效》是一部现存于越南的"汉文古医籍",在越南医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学术地位.通过对《南药神效》本草部分与《本草纲目》、《药性赋》等中国本草书籍进行比较,可见其本草部分对药物分类法、炮制、功效等方面的认识深受《本草纲目》等书籍的影响.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哲宇 吴岷 《自然科学史研究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2020年39卷3期 336-354页
【摘要】 中国幅员辽阔,陆生贝类多样性极高.有关中国陆生贝类的专门研究始于19世纪初,但规模化的研究则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从1840年至1949年的百余年间,约70余位各国贝类研究者对中国陆生贝类材料进行了以分类学为主的科学研究,并记录了超过1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大庆 《自然科学史研究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2020年39卷2期 209-228页
【摘要】 本文考察了中国近代第一部西医外科教材《西医略论》的编译过程.通过合信的教育与临床训练背景,以及合信提供的线索,分析了当时他可能参考的教科书,探究了《西医略论》参考底本的来源,论述了合信编译该书时的学术交流网络,提出该书是编译者选择当时多部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东浩 刘光 《自然科学史研究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2019年38卷2期 215-229页
【摘要】 中西医交流之初,当时的西方医学并没有认识到pancreas是一个独立的器官,却误认为spleen具有消化功能,故明末西方传教士把spleen翻译成"脾".一百多年后日本的解剖学译著创制"脺"脏指代pancreas.鸦片战争后pancrea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健平 《自然科学史研究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2019年38卷2期 165-171页
【摘要】 《洗冤集录》"条令"部分出现的文字"监当官"的意义并不明确.目前为止,学者们大都认为它指称本职与临时代职的官员.然而,这种观点与相关史料的字面意义相冲突.相反,这些史料表明"监当官"系一种职官.宋史学者的研究表明,"监当官"主要是在城市、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