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2
- 1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黎兵 严学新 等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 2023年69卷3期 1055-1062页
【摘要】 在构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时代背景下,地质工作如何有效支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新命题.我国地质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应用程度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地质调查精度和信息集成程度不足,而且在体制机制和技术层...
【中文期刊】 黄家华 冯文凯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 2023年69卷4期 1387-1397页
【摘要】 受台风"尤特"登陆影响,台风暴雨直接激发兴宁乌石坑沟特大矿渣型泥石流灾害,物源巨大,潜在危害极大.笔者等通过现场调绘及室内试验,对本次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及动力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为此类泥石流致灾机理及危害性评价提供借鉴.研究表明,其独特的流域地...
【中文期刊】 黄海 马东涛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 2022年68卷1期 205-216页
【摘要】 容重是描述泥石流性质的重要基础参数.本文基于泥石流运动过程的时空特征,厘定了最大容重、峰值容重和平均容重3个容重特征值.以蒋家沟1987年以来的泥石流观测数据为分析对象,分析了3个容重特征值在数值上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最大容重...
【中文期刊】 魏永峰 肖倩茹 等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 2022年68卷2期 452-468页
【摘要】 早侏罗世库局OIB型玄武岩分布于北喜马拉雅带东端,其作为夹层产出于早侏罗统普普嘎组下部层位,围岩为粉砂质板岩、泥岩.代表性样品玄武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锆石24个分析点的n(206 Pb)/n(238U)年龄为115....
【中文期刊】 王晶 李德文 等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 2021年67卷6期 1605-1618页
【摘要】 厚层松散堆积区(盆地或平原等)发震断层多以隐伏活动为主要特征,基于上断点的传统活动断层探测技术通常难以约束断层最新活动性质和时代.利用冲积河流对地表形变的敏感性评估断层活动性,是极具潜力的隐伏活动断层研究方向.本文基于TM/ETM遥感影像,...
【中文期刊】 徐则民 黄润秋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 2010年56卷2期 224-236页
【摘要】 内容提要:滇东台褶带内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P_3β)滑坡的规模、失稳方向及其灾难性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受到了区内地质构造的严格约束.喜马拉雅运动使得包括(P_3β)在内的地台盖层褶皱回返;赋存于单斜断块或褶皱翼部的(P_3β)的倾斜状态为其顺...
【中文期刊】 黄建东 任东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 2008年54卷5期 602-608页
【摘要】 热河生物群是中生代晚期分布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辽西、冀北地区的一个非常繁荣的陆相化石群,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三尾拟蜉蝣(Ephermeropsis trisetalis)"和狼鳍鱼(Lycoptera)是它的3个典型代表...
【中文期刊】 乔海明 张复新 等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 2006年52卷5期 636-641页
【摘要】 通过样品采集、细菌培养和鉴定等,首次在中国大型的十红滩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容矿层中发现不同种群的细菌.氧化带主要分布铁细菌、硫杆菌、硝化菌等好氧菌,矿石带主要分布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其种类和数量上具明显的生物地球化学分带性,并与岩石的地球...
【中文期刊】 Liang Xiaobing 朱建明 等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 2005年51卷4期 428-434页
【摘要】 自然硒在渔塘坝富硒碳质岩层及其附近的土壤、废弃"石煤"堆中广泛发育.渔塘坝自然硒的空间分布与富硒碳质岩层密切相关,其纵向分布整体与富硒碳质岩层的走向一致,局部地段呈片状或环带状;横向上沿着富硒碳质岩层的倾向方向,从二叠纪茅口组的碳质硅质岩层...
【中文期刊】 代世峰 任德贻 等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 2005年51卷1期 42-45页
【摘要】 国内外闻名的黔西地方流行病氟中毒常常归因于黔西晚二叠世煤中高含量的氟以及不科学的燃煤方式.通过对黔西50个煤层刻槽样品的研究发现,黔西晚二叠世煤中氟的含量范围为16.6~500μg/g,算术均值为83.1μg/g,接近于中国大部分煤中氟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