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9
- 48
- 9
- 4
- 4
- 3
- 16
- 11
- 10
- 9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刘志红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五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目的:观察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50例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景波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五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为著名中医脑病专家,在中风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张师在中风病防治中尤其重视"治未病",强调其发病的关键环节在于肝热血瘀,并创立清肝和血、化瘀通络的治疗大法,研制成清脑通络片(原名小中风片)治疗中风收效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五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夜间跌倒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对我所2008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病综合科住院病人夜间发生跌倒的10例作回顾性分析,找出老年病人夜间跌倒的原因如下:(1)老年病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跌倒的发生率会随之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康平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五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与失匹配负波(MMN)的变化相关性. 方法: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两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6分的病人共33例;随机分组,氟西汀治疗组18例,非治疗组15例.在治疗前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小东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五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目的:本课题以大鼠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观察慢性脑缺血后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脑组织病理改变与5-HT6R及其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研究选择性5-HT6拮抗剂SB-399885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5-HT6R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五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基底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64例患者基底动脉脑血管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造影结果将资料分为基底动脉狭窄组39例和基底动脉非狭窄组25例,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宗继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五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类型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脑梗塞症状,还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开始误诊为癫痛、脑梗塞、脑炎等,人院后予改善脑代谢、抗癫痛、减轻脑水肿、抗病毒、激素冲击治疗,但效果欠佳。CT和MR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谢秋幼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五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与康复方案的制定与疗效.方法:完善基础护理,营养支持,综合调整药物治疗,制定康复方案,预防和处置各种并发症.康复方案包括高压氧治疗、多通道感觉刺激、右侧正中神经低频电刺激以及神经点刺激植入.结果:经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莫秀云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五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目的:研究及预测单侧颈动脉急性闭塞时刻大脑后动脉的血流代偿潜力.方法:对142例体检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压迫颈总动脉试验以检测后交通支,观察3s内双侧大脑后动脉P1及P2段血流的变化.结果:潜在后交通支双侧均不开放者占39.4%,仅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敏霞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五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目前多认为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与遗传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效果,我科近年来对MS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包括用药护理、中医饮食辩证施护、特色疗法、功能锻炼及情志护理,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