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2期
共36篇1. 近丘间低地沙障促进沙丘植被恢复的效应 2403-2409页
2. 沈阳市四种乔木树种BVOCs排放特征 2410-2416页
5.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2431-2436页
8. 旱生灌木岷谷木蓝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特征 2452-2459页
9. 苔藓植物对沈阳市大气质量的指示作用 2460-2465页
10. 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种子萌发的生态适应性 2466-2470页
11. 一氧化氮对强光胁迫下高羊茅叶片抗氧化系统的调节效应 2471-2476页
12. 小兴安岭典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及其影响因子 2477-2482页
16. 黄河三花间年径流量变化规律 2503-2507页
17.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小流域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变异特征及影响因子 2508-2514页
19. 不同生育阶段夜温升高对双季水稻物质生产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2521-2525页
22. 豫东平原蚂蚁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2541-2545页
24. 汕头红树林湿地沉积物多环芳烃垂直分布特征 2553-2560页
27. 含油废水处理工艺中细菌多样性 2574-2578页
30.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空间识别及其意义 2593-2599页
·综述与专论
33. 海草床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恢复 2613-2618页
34. 西南喀斯特山地森林群落土壤种子库研究综述 2619-2623页
·研究简报
35. 基质类型对两种沉水植物种间关系的影响 2624-2627页
作者:李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