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07期
共33篇1. 毛竹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263-1269页
2. 两种林龄文冠果叶N、P、K的季节变化及再吸收特征 1270-1276页
3. 长江河口九段沙下沙湿地植物N、P、K的分布特征与季节动态 1277-1288页
4. 无瓣海桑幼苗对不同遮光度的生理生态响应 1289-1294页
7. 补充灌溉及氮磷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1307-1313页
10. 不同生产力水平苹果园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 1326-1332页
12. 柠檬酸和草酸对Pb胁迫下马蔺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1340-1346页
18. 长江上游长鳍吻鮈的种群特征及其物种保护 1377-1381页
19. 不同菊花品种抗蚜虫性鉴定 1382-1386页
20. 温度对党参害虫烟草甲实验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 1387-1392页
21. 甘肃南部蓝马鸡的巢址选择 1393-1397页
22. 基于生态水权分配的太子河河道内生态需水量计算 1398-1402页
23. 利用氮同位素技术探讨天津地表水氮污染 1403-1408页
24. 城市景观多功能区湿地水质分异及其人类影响 1409-1413页
25. 福建旅游型海岛景观格局变化——以妈祖圣地湄洲岛为例 1414-1419页
26. 疏勒河上游山区不同海拔梯度的景观格局变化 1420-1426页
27.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沈阳地区种植业生产资源消耗评价 1427-1431页
28. 冻融作用对土壤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1432-1439页
29. 沙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性状演变综述 1440-1450页
31. 中美《农业生态学》教材的比较分析 1458-1462页
作者:骆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