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2期
共39篇1. 野生和人工种群多枝柽柳的传粉生物学比较 3169-3175页
2. 盐胁迫下台湾海桐和台湾栾树抗氧化代谢和有机溶质积累的变化 3176-3183页
6. 基于植物冠层分析仪单线多角度测量的叶面积指数与叶倾角分布关系 3209-3215页
7. 青藏高原东缘大耳叶风毛菊繁殖特征对海拔的响应 3216-3221页
12. CO2浓度升高对转Bt水稻生理指标的影响 3254-3261页
14. 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的时空格局 3268-3277页
15. 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评价及分类控制 3278-3285页
16. 甘肃省区域生态补偿标准测度 3286-3294页
作者:潘竟虎
17. 长期冷适应对黑皮果蔗光合光能利用的影响 3295-3299页
19. 不同丰容方式对笼养褐马鸡行为的影响 3315-3321页
21.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丰富度的海拔梯度格局的解释:水分能量动态假设和生境异质性假设 3332-3338页
22. 近27年来格尔木绿洲“冷岛效应”时空变化及其与NDVI和LUCC的关系 3339-3348页
24. 气候变化对绍兴市乌牛早茶树春茶经济产出的影响 3358-3367页
25. 北京市北运河流域耕地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 3368-3373页
30. pH对桦褐孔菌(Phaeoporus obliquus)H011菌株深层培养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3403-3408页
作者:刘成荣
32. 滇池北部沉积物孔隙水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性与空间分异 3416-3422页
·综述与专论
36. 外生菌根真菌对矿物风化作用研究进展 3447-3454页
37. 蓝藻毒素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3455-3462页
38. 沙地灌丛的“肥岛”和“虫岛”形成过程、特征及其与生态系统演替的关系 3463-3469页
作者:刘任涛